夏至时节气温持续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此时闷热与潮湿并行,容易使湿热困于体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脾胃、伤阳气,如果一旦再跟寒、热、风、暑等外邪相联合,极易形成“寒湿、热湿、风湿、暑湿”,这些外邪在身体中到处游走,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医临床发现,很多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都与湿邪有关。加上这个季节人们喜欢吃点“凉口”,更易导致脾胃受损产生腹泻等症状。因此,此时饮食宜热食,不可过于贪凉。同时多摄入有健脾、和胃、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米仁、莲子、丝瓜,以及辛味芳香食物,如茼蒿、蒿子杆、芹菜、香菜、生姜等。另外,坚持适量运动,跑步、游泳、瑜珈、太极等活动有助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日常起居也有注意事项,比如下雨天应减少外出,不慎淋雨及时更换衣物,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保持房间干燥,多开窗通风。
此时节也是皮肤病的高发阶段,如风疹、湿疹等,可感皮肤瘙痒。中医认为,这多与素体湿盛,郁于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搏,郁于皮毛肌肤腠理之间所导致。也有过食肥甘,脾胃不和,湿热蕴结,郁于肌肤而发病。若出现皮肤病等问题,建议饮食应以清淡清爽为宜。平时就有皮肤过敏者,除饮食忌口外,还要注意室内环境清洁,避免蚊虫叮咬,远离新居装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