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24年度中国民族医学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我院肿瘤科霍介格主任团队荣获2024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名称为化疗药物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构建与推广应用。
“奥沙利铂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药,大约在15年前,我们注意到临床上很多患者在使用该药物进行化疗后,出现了手脚麻木、疼痛的问题。”霍介格回忆这一研究的缘起,当时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都对这一化疗副反应束手无策。看到患者痛苦不堪,甚至放弃化疗,霍介格感到无比痛心。“不仅是影响化疗效果的问题,同时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很多人还会因此跌倒,增加骨折或死亡的风险。”更为关键的是,奥沙利铂是消化系统肿瘤药物的基础用药,而消化系统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一半,同时这一副反应发生率非常高,超过70%的患者受这一问题困扰,数量庞大。遇到不解,试向古籍要答案。在翻阅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时,这样一段内容引起了霍介格的注意:“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些描述与临床患者的症状非常吻合,我们将黄芪桂枝五物汤尝试在临床使用,没想到患者确实得到了缓解。
随后,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不断调整药方,将中医理论创新与人用经验相结合,霍介格及团队创新提出从“血痹”论治化疗药物相关周围神经毒性的新理论,开发研制了芪桂通痹颗粒,并成为院内制剂,提供给广大患者使用。通过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该药确实可以降低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且不影响抗肿瘤疗效。相关数据证明,该药物在化疗初期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周围神经病变30%的发生率。
说起来似乎短短数语便能概括十余年的工作,但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霍介格提到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因为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周围神经毒性的病理模型是一片空白。团队只能从无到有,一切靠自己探索。也正是因为勇于在相对空白的领域扎根,团队得以在治疗化疗药物相关周围神经毒性这一问题上成为“领头羊”。不满足于对药物的探索,霍介格与团队还优化相关评估量表,还通过基础研究系统揭示了中药干预化疗药物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和作用机制,并致力于将这一治疗干预方法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班、医联体等方式向基层推广,牵头制定了国内第一部《化疗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等。
在被问到为何团队能成功时,霍介格思虑良久,最终给出“坚持和协作”这两个关键词。锚定一个方向,从患者需求出发,联合不同学科的团队协作攻关。纵向不断深入研究致病机理、症状、技术路线,横向出共识、出指南、出产品……体系性研究之下,造福患者几乎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次能在全国11个一等奖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是很难得,也是对我们多年工作的认可。”霍介格话锋一转,又表现出很多自己的“不解渴”。他说,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这一药物只针对早期预防,在已经发生病变后疗效不尽如人意;又比如不同的病人,体质不同、证候不一,可能有气虚、阳虚、血瘀等不同的病机特点,药物作用靶点到底是什么?除了奥沙利铂,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等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是否有效?“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也有太多的问题要回答,我们还要继续通过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做进一步探索。”霍介格透露,团队正马不停蹄研究系列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热奄、腕踝针、中药手足浴、温针灸等系列治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实际上,霍介格团队多项长达数十年的研究都逐渐“开花结果”。就在几个月前,团队牵头的“中医西结合防治大肠癌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荣获2024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团队围绕大肠癌术后易复发转移、晚期大肠癌生存期短、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明显等三个临床关键问题,创新了中医理论、开展了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揭示了中药“减毒增效”的科学内涵,构建了大肠癌“病-证-方-效-靶”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技术体系,提高了大肠癌的临床疗效。研发出一批如参芪益肠颗粒、解毒愈肌膏、扶正散结颗粒等各类药物,惠及众多患者。
霍介格说,这些荣誉归功于“平台和团队”。2018年科室成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肠癌病)科室,2019年牵头全国38家三级医院成立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MOCTG),2021年获批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2024年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是平台和团队的发展与提升,推动了学科的不断进步,带来累累硕果。“面对肿瘤患者,我更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我们将继续规范诊治,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提升临床疗效,让更多患者免受病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