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资讯

【学术立基】聚焦微创诊疗,融合中西护理 | 微创手术中西医结合护理与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日期:2025年11月19日

       2025年11月15日至16日,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微创手术中西医结合护理与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我院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聚焦微创手术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前沿理念与实践创新,吸引了全省近百名护理骨干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我院普外科朱桂祥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护理工作在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西医结合的路径为外科护理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方法,并期待通过此次学习班进一步推动高效的医护协同与学科融合。

17636430178216.png

聚焦前沿:从心理预测到营养支持

       学习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重症营养、中医技术、疼痛管理、专利转化等多个热点领域。我院护理部王蓓主任在《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的授课中,系统介绍了基于临床数据构建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过程。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了具有良好区分度和准确度的列线图模型。她指出,该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识别乳腺癌患者抑郁高风险人群提供量化工具,为实现精准心理护理干预奠定基础。该项研究展现了在肿瘤患者心理护理领域的前沿探索,为临床护理科研提供了重要借鉴。

17636431006615.png

      在营养支持专题环节,江苏省中医院吴丽红护士长以《微创手术下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之行与思》为题,系统介绍了通过耳穴压豆、艾灸等中医技术改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实现了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显著降低。

      南京中医药大学叶然副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带来了《常见外科疾病患者饮食治疗与中医养生》的精彩讲座。她从现代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切入,深入讲解了外科术后患者的精准膳食调配,并生动分享了“米油赛参汤”等中医食疗智慧的现代应用,将传统理论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为学员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方案。

实践创新:从专利转化到全程管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张莉萍护士长在《从临床实践出发到专利转化》的报告中,系统梳理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创新方法论。她结合“一种防渗漏造口袋”、“助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行走辅助装置”等10余项成功转化案例,详细阐释了从临床问题识别、创意构思、专利申报到最终产品落地的完整路径。

     我院葛云霞主任护师在《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专题授课中,系统介绍了造口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策略。她创新性地引入DET评分工具进行造口评估,详细讲解了造口袋标准化更换流程及居家护理要点,为造口患者从院内到家庭的全程化管理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17636432278802.png

17636471913701.jpg

中医赋能:构建围术期全流程框架

      在中医技术临床应用方面,我院陈正红大外科护士长在《中医适宜技术在围手术期中应用》专题报告中,构建了涵盖术前调神、术中安神、术后促养的中医护理全流程框架。通过耳穴压豆缓解焦虑、穴位敷贴促进胃肠恢复等案例,阐释了各项技术的操作要点与辨证思路,形成了中医特色鲜明的快速康复路径。重症医学科成晶晶护士长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实践》授课中系统介绍了以中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 SAPIM全流程营养管理模式。她创新性地将电针刺激、蜜煎导法、温通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融入营养支持的各个环节,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肠内营养管置管成功率、喂养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为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王莹护士长通过《中医护理技术与疼痛管理的研究》讲解,系统梳理了从灸法、刮痧到耳穴贴压,结合中医"不通则痛"等病机理论,通过典型案例深刻阐释了"辨证施护"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价值。熊靖雯主管护师则从营养、心理、功能等多维度,全面展示了中西医结合预康复护理在优化患者术前状态、促进术后快速康复中的系统化应用。

17636473657252.jpg

17636474801749.jpg

工作坊实践:深化技术掌握

      次日的中医适宜技术工作坊将学习氛围推向高潮。在主办者、中华护理中医治疗专科护士田月香护士长的带领下,学员们踊跃参与,亲手操作耳穴贴压、中药贴敷、温通刮痧等技术,在实践交流中深化了对中医特色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17636476382975.jpg

      本次学习班内容贯穿中西医护理、覆盖全流程管理,充分展现了我院在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探索深度与实践广度。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详实、组织有序,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未来,我院将继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向更专、更精、更实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