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资讯

草木有灵,腕上生息 | 一场中医药文化与匠心护理的邂逅

日期:2025年07月19日

7月15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会议室内,中华护理学会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课堂上,草药的清香与檀木的沉静气息交织成独特的东方韵律,一场以"草木有灵,腕上生息"为主题的中医药专项手工DIY活动,通过视听触嗅的复核刺激,构建大脑神经元的立体连接通道,让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学员的认知中留存率提升200%。

草木知春:

理论奠基中的生命哲思

图片1.png

活动首先系统阐释了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心血管护理中的实践路径。讲师以高血压患者使用中药药枕改善眩晕症状的真实案例切入,揭示了芳香疗法的临床价值并深入解析了如何依据患者体质进行个性化中药配伍理论铺垫后,中医手串为实践载体通过精心准备的理论-实践-应用闭环培训设计旨在让学员们不断精进中药配伍知识与手工技艺,并领会中医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当草木灵性与护理人文关怀在指尖交融,那份源自对中医的热爱便从此植入田。这也为专科护士培养开辟了一条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创新之路

图片2.png

腕上生息:

巧手匠心里的医道传承

理论讲解的余音尚在耳畔,手工台前已是药香氤氲。紫檀木珠、千伶香等编织材料以及供学员们辨识的各类中草药一一陈列于桌前。在心血管科护士长林艳的引领下,学员们指尖的丝线如蝶般轻盈穿梭。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正是中医精髓的体现——将“天地人”的宏大智慧,凝练于方寸珠串之间。

图片3.png

学员们或凝神挑选串珠,或默契传递工具。有人将艾草与朱砂相配,取"艾灸通络、朱砂安神"之意;有人以砭石为核,外绕益气养血的黄芪珠。当第一串完成时,有学员由衷感叹:"这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份‘会呼吸’的护理方案——艾草的辛温对应心阳不振,砭石的磁场辅助血液循环,每一次触摸,都是向患者传递温暖与能量的过程。"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在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灯光映照下,学员们腕间的中药手串熠熠生辉。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结着对中药性味归经的深刻理解。更有学员融入五行理论,将黑曜石(水)、玛瑙(火)、黄玉(土)、砭石(金)、绿松石(木)与对应中药材巧妙组合,构建出一个微缩而精妙的五行养生系统。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9.png
图片13.png

文化传薪:

医道新章里的时代回响

这场专项手工DIY活动,远不止于技艺的传授,它是一次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护理人手中的创造性转化。草木的灵性与腕间脉搏的蓬勃生息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对应活动主题“草木有灵,腕上生息”。在中医护理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位护理人,都是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她们从古老智慧中汲取养分,用灵巧的双手,将无形的医理化为有形的关怀。当学员们佩戴上亲手制作的中医药手串,这缕缕药香,这份份匠心,必将随着她们的身影,融入日常护理的点滴,在新时代的脉搏中,生生不息地传递着守护生命的温暖与力量。

图片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