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日期:2022-12-11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据其临床主要症状,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便秘”“腹痛”等范畴。临床上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和大肠燥热证等证型。

田耀洲教授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主要为长期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耗血伤津,肠道失润,肝气乘脾,脾运受损,导致肠道传导无力而成便秘。临床主要以“腹痛”和“便秘”为特征,治疗以运脾柔肝为主,临床随证加减,并辅以饮食情志运动疗法,辨证施治。

    田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创制运脾柔肝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疗效显著。运脾柔肝方药用生白术、白蒺藜、党参、黄芪、当归、白芍、决明子、莱菔子、枳实、厚朴、生甘草。方以生白术、白蒺藜为君药,生白术质润气香,长于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使得脾阳得升、浊阴得降,可使全身气机条畅,从而推动肠道的传导,其用量在30~120g,田师认为重用生白术,能健脾阳、助运化;白蒺藜味苦辛,性微温,柔肝解郁,行气活血,二者共为君药;党参、黄芪均可益气健脾而助运,使导便不伤正,当归可补血和血、止痛, 润燥滑肠;白芍疏肝理气敛阴、养血柔肝止痛,使通便而不伤阴,上四味为臣药;决明子性味甘、苦、咸,微寒,苦寒泄热,甘咸益阴,寒凉滑润,润肠通便;莱菔子性味辛甘平,辛行胃肠气而消食,降而定喘;枳实、厚朴主破气消积,行气导滞而助运,上四味为佐药,导便而不伤阴,作用缓和可靠;甘草作为使药,既配芍药即可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又可柔肝止痛,且调和诸药。本方配伍严谨,诸药相合,共奏运脾柔肝之效。

   另外,临床用药不可拘泥,结合临床症状随证加减至关重要,若气滞甚者,加木香、槟榔;若食少纳差者,加焦山楂、鸡内金;若淤血甚者,加红花、桃仁;若肾虚者,加肉苁蓉、山萸肉、熟地;大便秘结日久,粪便坚硬者,加大黄、柏子仁、全瓜蒌;若津亏有热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增液润肠;寒重者,加干姜、桂枝。

   田教授还指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肝关系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切记要保持乐观和平衡的心态,并嘱患者避免情绪激动;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蹲厕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蹲厕时看书、看手机视频、读报等;加强锻炼,根据体力进行适度户外运动,提高氧饱和度和腹肌训练,可练习提肛训练;练习腹部按揉法,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恢复肠道传导功能;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粗粮、蔬菜等,或多食含有较多油脂的食品,如核桃仁、黑芝麻等,忌食辛辣厚味之品。


病案举隅:

患者,龚某某,女,50岁,2015年9月14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每日3-4日解大便1次,质硬难解,偶有黏液,无脓血,时有腹痛、腹胀,时有嗳气,胸胁胀闷,无恶心呕吐,纳差,夜寐欠安,小便正常。常因恼怒后上述病情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否认手术史及其他特殊病史及。查电子肠镜、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等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便秘,证属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治宜运脾柔肝,导滞通便。处方:生白术30g,决明子15g,莱菔子15g,白蒺藜10g,当归10g,白芍10g,党参10g,黄芪10g,枳实10g,厚朴10g,柴胡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茯神15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早晚温服。

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1-2日1次,质稍硬,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纳寐均可。继续调理1月以巩固疗效。随访3月未复发。


按语:

该患者病程较长,且每因恼怒后腹痛、便秘加重,可知该患者发病主要为长期肝郁气滞、肝气不舒而致脾胃虚弱,脾运失健,从而导致肠道传导无力。嘱患者避免饮食辛辣厚味之品,谨防因饮食失节而致病情加重,并嘱其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激动。方中运用生白术、党参、黄芪、决明子、莱菔子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白蒺藜、当归、白芍三药柔肝解郁、养血敛阴止痛;枳实、厚朴破气行气,消积导滞;生甘草调和诸药;该患者肝郁气滞明显,伴有失眠、嗳气等症状,故加用柴胡、川楝子、延胡索、茯神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随访3月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