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炎症性肠病

发布日期:2022-12-11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主要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多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克罗恩病大多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此外,均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关节损害、眼部病变等全身表现和肠外表现。据其临床主要症状,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久痢”“泄泻” “腹痛”“便血”等范畴。《证治汇补·痢疾》曰“七情乖乱,气不宣通,郁滞肠间,能发积物”。《明医杂著》指出“痢是湿热及食积……赤者湿热伤血分,赤白相杂气血俱伤”。

   田耀洲教授结合中医经典及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该病活动期由于外感邪毒、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各种因素致湿热、瘀毒蕴结于大肠,气滞血瘀、气血相搏,致大肠传导失职,血败肉腐成疡而发病,主要病机为湿热蕴肠,气血不调。治疗当以清热化湿、化瘀解毒祛邪为主。缓解期症状多见神疲乏力、纳差、可伴有便溏或水样泻,或大便夹有粘液、可伴有脓血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辨证分型属于虚实夹杂证,多因脾气虚弱、肺气失调、肾阳不足,致运化失常,大肠不固,湿热流恋所致。主要病机为脾虚湿恋,运化失健。治疗则以健脾益气、温阳补肾为主要原则。田教授指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肠镜下的微观表现符合湿热瘀毒损伤肠络所产生的病理变化,治疗当以中药内服与灌肠相配合。

   内服以仲景《伤寒论》“黄芩汤”为基础随证加减。该方由黄芩、白芍、大枣、炙甘草四味组成,方中黄芩排浊除湿,清肠解毒;白芍养血止痛,适宜痢疾伴腹痛明显者;大枣缓和苦寒药性,顾护脾胃之气;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此方被后世誉为“万世治利之祖方”,《济生拔萃》言“治泻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粘稠”。《伤寒贯珠集》云“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因药味较少,临床常随证加减,如湿热较重,加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等加强清热化湿之功;如脾胃虚弱、水湿不化,加用薏苡仁、白术健脾祛湿;如湿浊内蕴中焦,常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之品;如肠络受损严重,痢下鲜红,加用地榆炭、槐花凉血止血。同时适当加用理气药,如木香、槟榔调畅气血,活血药如桃仁、赤芍、当归等,以达“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保留灌肠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也是中医学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使药物直达病灶,提高药物利用度。多年来田教授带领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根据疾病活动期特点配制中药组方“达康灌肠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药物组成:苦参30g,白芍20 g,牡丹皮15 g,大血藤20 g,诃子20 g,地榆30 g,防风15g,大黄15g。方中苦参、地榆用量较大,苦寒之性较强,清热燥湿解毒,除肠中湿浊热毒;牡丹皮、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散肠中瘀滞;大黄导浊毒之邪经下焦排出;白芍敛阴柔肝,防风祛风胜湿,二者相配调和肝脾止痛,取“痛泻要方”之义;佐诃子涩肠止泻。

病案举隅:

患者,女,46岁。初诊日期:2019年 4月 15日。 主诉: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半年,加重4天。患者半年前出现黏液脓血便,每日大便3-4次,伴中下腹部隐痛,否认其他特殊病史。于当地医院查电子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后症状缓解,4天前饮食不慎后出现症状加重,伴低热,体温约37.6℃,故来我院就诊。刻下:大便日行4-5次,稀便,伴有黏液脓血,伴腹部胀痛,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肠镜提示左半结肠见散在溃疡灶,黏膜糜烂充血。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左半结肠、活动期、中度);中医诊断:痢疾。辨证:湿热内蕴。治法:清肠化湿。治以黄芩汤加减。处方:黄芩6g,白芍15 g,藿香10 g,佩兰10 g,桃仁15 g,赤芍15 g,地榆10 g,槐花15 g,白术10 g,木香6 g。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加用中药灌肠,处方:白芍20 g,苦参30 g,牡丹皮15 g,大血藤20 g,诃子20 g,地榆30 g,防风15 g,大黄15 g。7剂,每日1剂,每晚保留灌肠。

2019年 4月 22日二诊,服药后症状好转,黏液脓血便减少,大便每日2次,质稀,腹痛减轻,纳食、睡眠欠佳。原方去桃仁、赤芍,加茯苓15g、枳实6g,7剂。中药灌肠方同前。

2019年4月29日三诊,大便基本成形,偶有少量黏液血便,食欲睡眠好转。前方去地榆、槐花,加白头翁15g,7剂。中药灌肠方同前。

2019年5月6日四诊,大便成形,每日1次,偶有黏液,无脓血便,纳寐可。前方继服14剂,灌肠14天巩固疗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复查肠镜提示左半结肠充血水肿,未见溃疡灶。

按语:

患者主要症状为稀便伴黏液脓血,腹痛等,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考虑本次病情由饮食不慎后引发,故认为病机为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酿生湿热,热灼津血而为瘀,热、瘀蕴积日久,气机凝滞,郁而化热,热盛酿毒,热毒壅滞肠腑,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瘀滞,肠道脂膜血络受损。《类证治裁》云:“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挟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肠,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初诊方中黄芩清热燥湿解毒,白芍、木香行气缓急止痛,藿香、佩兰、白术祛湿化浊,桃仁、赤芍、地榆凉血祛瘀,解毒止痢,槐花清肠止血,配合灌肠方,对病灶起直接作用。二诊时患者黏液脓血便减少,故去桃仁、赤芍,加茯苓健脾祛湿,枳实健脾理气,气行则血行。三诊时患者症状基本缓解,遂在二诊方基础上去地榆、槐花,加白头翁凉血止痢。四诊时患者无明显不适,故续服三诊方,配合灌肠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