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所谓肝病,是指肝藏象生理功能失常所导致的疾病。而西医学肝病,是指肝脏组织器官受损导致病理生理功能变化所产生的一些列疾病。慢性肝病属中医学积聚、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结,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伤及肝经、损及肝络、迁延日久、渐积而成。是由"毒、痰、热、瘀"综合而复杂的病机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具体证型中有所侧重而已。临床证候虚实相兼,错综复杂,以肝功损害,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本虚标实,瘀热痰毒阻滞肝络为其病机特点。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先天性、代谢性、炎症性和毒性肝疾病。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各种因素损害肝脏后,肝脏的自我修复反应,存在于许多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一个阶段性的病理变化过程。
田耀洲教授结合中医经典及多年临证经验,将藏医治肝名方郎庆阿塔精简化裁,成化肝通络方,临床上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分析其药物组成,以藏药西红花、人工牛黄为君药,化肝通络;以五灵脂、印度獐牙菜、余甘子为臣药,清化肝热、行血养肝;佐使黄芪、肉豆蔻、木香、沉香、甘草等健脾理气。分析其组方规律,以清热、化瘀、通络、健脾为主线,肝脾同治。
田耀洲教授认为,慢性肝病,病情迁延日久,缠绵脏腑,病机主要为热、粘。“粘”,源自藏医理论,即中医理论中的 “瘀”。瘀热相结,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胁络痹阻,故出现胁痛,或因瘀血与湿热熏蒸、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等症。肝病日久,依五行相关之论,则会出现“母病及子”“木乘土虚”等证;依功能相济之论,则会出现“肝失所养”“肝郁脾虚”等证;依七情相系之论,则会出现“肝火扰心”“肝郁气结”等证。治疗该病的基本思路为化肝通络。方中君药以清化肝热、凉血通络为要,与藏医对培根木布病(木布病是以肝、血热为主的综合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机判断,及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肝体阴用阳”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代医家对于肝病诊治论述虽有不同,但在肝疾这一发病过程中或病情进展至后期某一特定的阶段,此类病情症状的描述概括还是大抵一致的。“黄疸”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宋代《太平圣惠方》集“三十六黄”不同症候及其治法,《圣剂总录》所载“九疸”分类论述其病因差异,并且把重症黄疸称之为“急黄”,这是跟随时代更迭,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独到见解,后世医家遵循前人认识基础,演变为自己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宋元金时期以前,医家多以阳黄立论治黄疸,至宋代韩祗和,在书中详述温里散寒祛湿退黄之方药,使后世医家对黄疸病的辨证分型诊治更为完备。
“鼓胀”在《灵枢·水胀篇》中已有对其症状的经典描述。而在《素问·腹中论》进一步将本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逐一介绍,如“病心腹满......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至晋唐时期,鼓胀又称之为“水蛊”、“蛊胀”。《肘后方》中更是首次介绍了以针刺放腹水以减轻患者腹胀症状的方法。后世《景岳全书》则是将鼓胀病名与实际生活中的“鼓”二者相比拟,是更为贴切的描述。
“胁痛”见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在孙氏《千金方》中曾谓:“名曰肝实热也”,临证方药常选黄芩、栀子、枳实、当归等药物。《景岳全书》提出辨证当分虚实、在气在血之不同,书中所创制柴胡疏肝散这一经典方剂,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所推崇,尤其在胁痛的治疗上,临床应用广泛,随证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要方剂,加味、加减、合方等灵活使用,报道诸多。
“积聚”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对本病详实细致的“治则”记载,这对后世医家治疗积聚病影响颇深。以“诸脏受邪,初未能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为贯彻本病的病机概要,是长期以来临床医家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宋代《济生方》所载香棱丸、大七气汤,作为临床常用治疗积聚病实用方剂。《卫生宝鉴》一书中记载治疗积聚病之药方多达十七种,处方中载录药物,多以行气导滞、活血消积之品为主要药物组成,如三棱、莪术、木香、枳壳、青皮、枳实等。
以上从病名的归属,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医典籍角度出发,认识慢性肝病的中医基本理论。回顾中医理论,本病发病日久,初期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后期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概括其病机以滞、热、湿、瘀、虚等为主。其中滞者,分两层含义:其一,气机不畅也。因肝胆两经之脉均循于胁部,若肝失其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气阻络痹,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故出现黄疸诸症。其二,饮食积滞也,多因饮食不节,因湿热之邪未能完全祛尽,或素体亏虚,外来湿热之邪内侵,或起居失常、劳倦醉饮,导致肝胆、脾胃的功能失调,胆汁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发热、胁痛、恶心呕吐等症。
在我国中医学文献中慢性肝病的治疗源远流长,临证之时可依据病程不同发展阶段参照黄疸、胁痛、积聚、鼓胀、水肿、血证、消渴、痹症、泄泻、腹痛、虚劳等中医病证治疗。郎庆阿塔,藏医用治“秦故”,即形容严重的肝病。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将肝病分为18种,慢性肝病则属于此范畴。化肝通络方融合藏医治肝方药,以治疗黄疸、胁痛为主症慢性肝病效果显著,由此探讨治肝之法。历代医家对肝病治法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方剂资料,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化肝通络方使用药物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方剂组方的思路,从而丰富对相应治法的认识。
田耀洲教授秉承肝体阴而用阳之特性,用药平温和缓,恐辛燥之品伤及肝阴,同时药量轻灵,以防药力峻猛伐肝伤正。方中西红花、人工牛黄、印度獐牙菜、余甘子清化肝热,疏肝利胆,兼有凉血活血之用,配伍理气健脾之品,依据《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的甘缓、辛散、酸收三大治肝要法,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治肝之病,切勿拘泥于肝,当知肝病传脾,故肝脾同治。全方君臣佐使鲜明,以清热、化瘀、通络、健脾为主线,与《内经》中所云治肝之法既一脉相承,又结合藏医药治疗肝病宝贵经验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