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寒热并用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2-12-11

1引言

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脾胃病论治中,常常由于病证错综复杂,寒证和热证并非独立存在的,常常因为病位不同寒热性质不同而出现寒热错杂证,如表里、上下、脏腑、气血、营卫、三焦等方面的寒热错杂证,田师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法原则,寒药与热药并用以分治不同病位的寒热。通过寒热药性的相反相制、中和反佐,以达到寒热并治、调和阴阳、增强疗效、监制药性等作用。

2源流

寒热并用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这是方剂运用的正治法。而寒热并用方剂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并得到极致发挥,寒热并用处方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栀子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唐代药王孙思邈亦善寒热并用,如在温脾汤中,用热性药干姜附子配苦寒的大黄,治疗脾胃虚寒兼饮食不消证,治疗痢疾,善用黄连配干姜,治疗冷痢或寒热错杂痢。金元时期,百医争鸣,补土派李杲强调脾胃在气机升降中的重要作用,以脾胃为元气之所出,相火为元气之贼,喜在甘温的补气升阳药物中稍佐黄连、黄柏、知母、石膏等寒性药,补其元气,兼清阴火。刘元素被称为寒凉派,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善用寒凉药,但同时配伍温热之药,如在防风通圣散中,在大队寒凉药中佐姜、草,在芍药汤中佐肉桂等等皆为明证。朱丹溪《丹溪心法》中的左金丸,功能清肝泄火、降逆止呕,主治肝胃郁热证。方中只有黄连、吴茱萸两味,比例为六比一,黄连苦寒,泄心火,实则泻其子,肝木之火,之与辛热降逆之吴茱萸寒热同用配伍,则泻火而不凉遏,温通而不助热。《本草纲目》李时珍尤其盛赞寒热并用,以黄连之用为例,认为黄连配木香,一寒一热,是治疗痢疾之良方,为后世所模仿和增减。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秘红丹治鼻衄,川大黄,肉桂,生赭石。降逆清热止血 。用于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无论因凉因热,服之皆有捷效。本方用代赭石降逆止血,大黄清热凉血,肉桂相反相成,能防止大黄、代赭石苦寒、沉降之性遏制血行,亦为近代医家寒热并用之典范。

3从《黄帝内经》到《内外伤辨惑论》、《四圣心源》

在《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一篇中,岐伯论述了太阴与阳明的关系,即脾与胃之间的关系,“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脾属阴道,胃属阳道,一阴一阳,生理功能不同,病理表现也不同,太阴脾病多见寒湿,阳明胃多见燥热,故在治法上需兼顾两者不同的生理与病理,为后世脾胃病论治制定了总的法则。

后世如李东垣、黄元御等均重视脾胃的功能,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首分内伤与外感,为内伤与外感不同辨治方法开了先河,且着重论述内伤病的辨治,而在内伤辨治中,尤其重视脾胃功能,朱丹溪曾高度评价李东垣的贡献:“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李东垣认为:“内伤病因多因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诸多病因导致脾胃受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气伤脏乃病,脏病形乃应”其认为诸多内伤病都是因脾胃受损引起,其重要思想在其方剂中有其体现,如最具代表性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具有补脾升阳泻火之功效。方中在大队甘温药中加入少量芩连等,主治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亦为寒热并用典范。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论述了:“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黄元御认为脾胃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左旋化火,右旋化水,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倘若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多见上热下寒之证,此时关键是恢复中土之斡旋功能。故脾胃病多寒热并见,治疗上亦多寒热并用。

4脾胃病寒热并用特色

脾胃病,生理上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宜升则健,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宜降则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湿一燥,常则不病,变生寒热,尤其是临床上脾胃病多见脾胃虚弱为主,夹杂湿热、气滞、瘀血、寒湿等,表现为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若纯用辛温芳香化湿药,有助热化燥之弊,反之,若单用苦寒清热之药,有助湿滞气之嫌。故使用寒热并用法一为避免寒热太过,属于寒热佐制法,常见方剂如左金丸;其二为寒热相须相使,寒热并用,共为君药、共为臣药、或一为君一为臣药时,常有寒热相济的妙用。如《韩氏医通》交泰丸用黄连、肉桂组方,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如田师在临证中认为,胃肠道疾病中易于见到寒热错杂之证,有寒热互结,气机壅塞之痞、胃脘痛;有湿热留连,中阳已损之泄泻、痢疾、腹痛、黄疸等。临床常用半夏泻心汤、乌梅丸、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加减治疗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临床常获佳效。

5 常用方剂

(1)大青龙汤

出自《伤寒论》,治疗伤寒表寒里热证,治疗伤寒,不汗出而烦躁者,属太阳阳明合病范畴,究其致病原因,因其平素体质蕴热,复感外邪。其中石膏是点睛之药,外解肌热,内清里热,热清则烦躁可解。后世之九味羌活汤仿大青龙之义,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在一派辛温解表祛湿药中加入苦寒清热之黄芩、凉血滋阴之生地黄,与大青龙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2)半夏泻心汤

田师临证尤善运用本方用于脾胃病治疗,脾胃一为阳土,一为阴土,一升一降,是人体枢机所在,一旦脾胃升降失调,气机紊乱,轻则出现痞、呕、泻等症,重则五脏气机失调,病证蜂起。田师认为本方证着眼三个方面,第一是痞,痞同否,易经中否卦是天地痞塞不通之意,痞即痞满之意,《伤寒论》原文有,但满而不痛,此为痞;第二主证是呕,气郁化热,表现为呕;第三为下利,中焦寒湿,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

    此方反映了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寒热两种属性相反的药物配伍使用,究其原因,是医圣张仲景不得已而为之,病证有气郁化热的阳证存在,也有中焦寒湿的阴证存在,有清郁热的苦寒药如黄连、黄芩等,有温中燥湿的干姜、半夏。此方为寒热并用之方,开辟了治疗湿热先河。其类方有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等,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三方,三方共同点都是用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虚,用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用半夏、干姜辛温开结。如遇干嗳食臭,出现食滞,则略减干姜,加生姜辟秽浊、散水气;如心烦痞甚,则表明胃虚严重,增重甘草之量,以加强补益胃虚、缓其逆气。总之,三泻心汤的根本病机是胃气虚,而热邪滞于中焦,临证可根据则重点不同而选择相应方剂。

(3)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是治疗蛔厥的主方,也被一些医家解读为厥阴病代表方,另外此方又主久利,田师使用此方治疗久利尤为得心应手。

此方有桂枝、干姜、附子等大辛大热之药,同时也有黄柏、黄连等大苦大寒之药,是寒热并用之法;有人参、当归扶正,又有黄连、黄柏、蜀椒、乌梅祛邪,是攻补兼施之法。这种配伍形式,乍看没有章法,深思才知有理有据,是治疗自身脏腑功能衰退而又有感受外邪之理想结构,开辟了寒热并用与攻补兼施之先河,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田师常用此方治疗久泻、久痢,久泻或久痢都是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衰,方中桂枝、干姜、细辛、附子、蜀椒温中散寒,人参、当归补气养血,这一组药在于振奋中焦,恢复功能,黄连、黄柏解毒祛邪,乌梅酸涩止利,这一组药用于祛邪。这种扶正与祛邪并用的配伍方法,兼顾了正邪两方面,对于寒热错杂之证,用之颇有疗效。田师在临证中还根据疾病的寒热多少、正邪偏重,通过调整药物剂量达到更好疗效。

乌梅丸证病机特点:一、有下焦虚寒证,即脾肾阳虚证,常表现为腹部甚至四肢畏寒,进食生冷易腹泻或腹痛;二、由肝经风火上攻犯胃的病症,即上热证,肝火犯胃可见烧心、反酸,胃胀胃痛,不欲进食,即厥阴病提纲中之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之证;三、肝经阴液不足,风火易动的体质,常表现为眼睛干涩、面色黄、月经量少、抽筋等。

(4)连理汤

众所周知,理中汤治疗中焦虚寒,腹痛,腹泻,或手足逆冷。该方虽出于伤寒论之霍乱篇,却被历代医家认为是太阴病主方,在本方基础上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主治伤暑泄泻而口渴之证,田师认为,外受酷暑,内伤生冷而致此症者,非此汤不可,在暑湿严重的三伏天,使用此方,每每取效。

(5)栀子干姜汤

《伤寒论》第80条,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桅子干姜汤主之。其中栀子苦寒,干姜辛热,一寒一热,主治上焦有热而心烦,下焦有寒而泄泻,田师在使用栀子豉汤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心中懊恼,疗效颇好,但如果患者平素便溏者,田师常在其基础上佐用干姜,遵仲景之训,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6)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己发汗而复下之,胸肋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刘渡舟认为该证病机为少阳热象,又有太阴寒证,关系到脏腑,可以认为是胆热脾寒证。临证中田师善于抓主证,患者诉口干苦,同时兼有便溏的,首先考虑使用此方,上述两个主证准确揭示了该病证的核心病机是胆热脾寒。

(7)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伤寒论》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食入即吐者,必然属胃热呕吐,但兼有虚寒下利,所以用黄芩黄连清胃热而止呕,干姜疗肠寒而止利,方中另有人参补虚,依陆渊雷之说,可以理解为胃热肠寒之证。全方寒热并治,虚实兼顾。在此方运用中,田师强调,该方亦是治疗寒热错杂,但并非邪实正虚之寒热错杂,不同于下焦有寒,阴盛格阳,上焦虚热之寒热错杂,亦不同于三泻心汤之胃虚导致邪热郁滞之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属于,上焦有实火,下焦有实寒,寒热互格,临床常见食入即吐,食入即吐属胃热,下焦下利有实寒,即胃热肠寒之证。

(8)温脾汤

温脾汤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温脾汤是四逆汤(姜、附、草)加人参、当归、大黄、芒硝四药所组成。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功能温里散寒,加大黄、芒硝,是用两者泻下除滞,而人参、当归,是取其益气养血。四逆性属温热,硝、黄苦寒,属寒热并用,本方功专驱逐寒积,属于温下的范畴,田师在临床上治疗便秘中之冷秘证型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减使用,疗效颇佳。

(9)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原方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用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方中大黄、黄连、黄芩泄热消痞;附子扶阳固表。本方仍用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而附子则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清代伤寒注家尤怡对本方之用作了精辟论述:“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本方煎服法与众不同,又是一寒热并用之典范。

6常用寒热药对

(1)黄连配吴茱萸

黄连配吴茱萸可用于肝火旺,肝胃不和而致胃痛嘈杂、反吐酸水,田师临证中喜黄连配吴茱萸,比例为六比一时为左金丸,田师在临证中常常根据患者寒热多少,进行适当调节,如典型肝胃郁热,吞吐酸患者,田师喜用黄连6g,吴茱萸1g,针对有些患者热像较轻者,用黄连6g,吴茱萸2g,亦可用至黄连6g,吴茱萸3g。

(2)黄连配干姜

黄连配干姜可用于腹中寒痛下利,黄连配干姜田师最常用于下利患者,尤其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黄连苦寒,能厚肠胃而止泻,干姜暖中,温脾而止泻,一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其次,往往经数医治疗,用药或寒或热,临证多见寒热错杂,依据寒热多寡,调整黄连与干姜比例,每每取效甚捷。

(3)黄连配细辛

临证中,田师常常用黄连配细辛治疗口疮,即口腔溃疡,尤其是针对反复发作者,前期过度服用寒凉药尤其多见。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这是单服细辛末而言,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或入煎剂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4)黄连配肉桂

即交泰丸,田师常常用此配伍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肾水不能上潮于心,心火不能下暖于肾,导致水火不能相交。常用于失眠之入睡困难,脉象特点可见左右脉微弱、细,兼沉。

(5)附子配黄连

仲景师附子泻心汤中,其中黄连与附子的配伍是其点睛之药,后世医家叶天士灵活运用仲景附子泻心汤之意,治疗胃阳虚,浊阴上逆之证,《临证指南医案》:吴案:寒热邪气扰中,胃阳大伤,酸浊上涌吐出,脘痛如刺,无非阳衰,阴浊上僭,致胃气不得下行,高年下元衰惫,必得釜底暖蒸,中宫得以流通,拟用仲景附子泻心汤,通阳之中,原可泄热开导。人参、熟附子、淡干姜、黄连、炒半夏、枳实、茯苓。方中附子温其阳衰,黄连泄其热浊,寒热兼顾,取效必捷。

(6)大黄配附子

大黄配伍附子首见于《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亦见于《千金方》之温脾汤。所治之积,非泻不能去,而积之属寒者,又非温不能化,将二药配伍,变寒下为温下。二药配伍,一寒一热,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之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附子得大黄,直入病所,又可防附子温热燥化。附子与大黄伍用,田师临床常用于慢性肠炎、便秘、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阑尾炎、胰腺炎等。

7寒热并用法在消化系疾病中新用

(1)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属祖国医学“食管瘅”范畴,其病机主要与胃失和降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吞酸、暖气、烧心,治以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左金丸药用黄连、吴茱萸,黄连苦寒,清胃火,胃火降则其气自降,少佐辛热疏利之吴茱萸,助黄连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中半夏、厚朴、生姜辛温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则气顺痰消。两方寒热并用,使失调之胃气得以通降,则诸证自除。

(2)治疗Hp相关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所致慢性胃炎临床多见痞、呕之症,辨证多属胃失和降、湿热内蕴,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味。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属脾胃病变。半夏泻心汤系调和寒热方,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化饮,散结除痞,黄芩、黄连苦寒消热燥湿,与半夏、干姜配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党参、大枣、甘草益气补脾和中,本方补泻兼施,和其阴阳,调其升降,共奏降逆、止呕、消痞之功。体外研究试验证实黄连、干姜、甘草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杀灭的作用,还可消除胃肠及肝、胆等的慢性炎症,并能拮抗炎性反应物质产生的变态反应和攻击因子,有利于炎症的消失,半夏泻心汤对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3)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多见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芩、连,黄芪建中汤原为仲景治虚劳里急诸不足所致诸证。此处用之,取其温通之效。本病多由中焦虚寒,胃气失和,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所致,故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古有“通则不痛”的治痛大法,但不能把“通”狭义的理解为通下之法,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正如《医学真传》所说“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古人所说“胃以通为补”亦应同样理解。而胃溃疡以湿热内蕴、寒热夹杂多见,以痛、痞为其主症,治以甘草泻心汤,甘味缓中补虚,苦寒清热化湿,辛温温化宣通。

(4)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对进食、药物、情绪波动等反应过度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功能失调症,在中医属于“肠郁”的范畴。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泻后痛减为其临床典型表现,辨证多以肝郁脾虚,湿热内蕴为主。治以痛泻要方合香连丸加减。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为治痛泻之要方,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香连丸中黄连苦燥湿,寒胜热,直折心脾之火木香辛行气,温胃和脾,通利三焦,泄肺以平肝,使木邪不克脾土,气行而滞亦去,寒湿偏重多配干姜温化,痛甚配桂枝宣通两方寒热并用,既散肝气之郁滞,又舒脾气之不升,肝脾调和,气机升降有常,故诸证可除。

(5)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痞”范畴,临床多见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症,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治以仲景半夏泻心汤,和胃消痞。若腹痛喜暖、腹胀肠鸣,寒湿较重,每以附子、干姜温中,配以黄连、黄芩清热,寒热并用,效如桴鼓。

(6)治疗炎症性肠病

临床上针对炎症性肠病,常见下利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该病部分患者符合厥阴病病机,既有中下焦虚寒,又有肝经风火上攻犯胃的病症,尚有肝阴亏虚,风火易动的体质,此时临床上每每使用乌梅丸化裁,即加味乌梅丸,其中黄连黄柏清肝经之热,干姜、川椒、附子温中下焦之寒,获得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寒热并用”是临证中方剂配伍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也是脾胃疾病的特色疗法,田师继承了《黄帝内经》寒热并用理论,汲取了《伤寒论》及《脾胃论》中寒热并用的营养,充分体现了“脾以升则健,胃以降则和”、“脾胃冲和”的思想,总结了自己“寒热并用”临床经验,尤怡在 《金匮翼》 中所论: “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使归于平和”。临床中考虑脾胃为升降之枢,治疗方法以寒热平调,互相佐制为主,治疗目标是以平为期。临证中田师应用“寒热并用”法治疗脾胃病往往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