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流动”起来,不断提升患者获得感和幸福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来,始终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门诊部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开展候诊微课堂、公益讲座、流动红旗服务等活动,方方面面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image.png 

流动服务在身边,关爱群众“零距离”

“先生您还好吗?”3月20日上午8:27,门诊部当值“流动红旗”服务岗的导医戴璐露,巡视时发现消化科候诊区一位患者呈痛苦面容,连忙上前询问,发现他不适症状急剧加重,立即呼叫医生和护士前来查看情况。此时患者开始出现意识模糊,在导医、保安的协同配合下,08:32顺利将患者转送急诊抢救室。除了及时发现诊区异常情况,她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见她步履匆匆,哪里人多就去哪,在患者眼前到处刷“存在感”。

image.png 

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解决就诊困难,3月1日开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推出“流动红旗”服务,每周一至周五就诊高峰期,都会有一名导医身穿红色制服,手举“流动红旗 为您服务”字样的红旗,在门诊楼层与楼层间,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想方设法让自己更醒目,让患者能够一眼看到,精准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最大化提高服务效率。”门诊部护士长孙贵凤说道。“流动红旗”服务涵盖诊室引导、爱心帮助、辅助签到、缴费、病历查询、检验报告打印等各类患者需求,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少费心,获得了患者的连连称赞。

候诊微课堂,让看病等候不再漫长

除了“流动红旗”服务外,门诊部推出的候诊微课堂也独具特色。“玉米须橘皮汤,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选料为干橘皮.....”内科候诊区,主管护师武捷正声情并茂的为患者讲解中医药膳的食养和食疗功效。护师讲解的细致,病友们听得认真,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还拿着手机录了起来。讲解期间,护师现场答惑,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自2018年5月起,医院利用患者候诊的碎片化时间,通过候诊微课堂的形式,由门诊高年资护师在候诊区域为候诊病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慢病管理、传播急救技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把焦急的候诊转为轻松的学习,让候诊时间不再漫长无趣。一位外地的患者一手拿着健康教育处方一边说,“你们医院真为病人着想啊!还是面对面从医务人员这得到知识最放心!”

勤练内功强本领,打造水平过硬的应急队伍

“演练开始!”12:30,随着导医组长卞菊花一声口令,大家迅速进入角色。老人在运行的扶梯上跌倒,分诊台护士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关闭扶梯,通过专业指导,和安保人员一起将老人移离扶梯,一边初步评估患者伤情,另一边通知附近诊疗区域医务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处置。这是按照本月计划安排的一次导医组应急演练,为了加强门诊突发事件管理,门诊部坚持每月一次应急演练,除了护士及导医人员,保安、保洁、梯控等后勤管理人员也共同参与,着力提升面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演练结束后,护士长召集大家盘点各自的收获和不足,找出可优化细节,完善各项应急处置流程,进一步提高医院应急救援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供更有力保障。

特色宣教多举并措,健康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

除了院内服务持续改善,医院门诊部选择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护士组成健康宣教队,不定期在院外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服务。先后进入社区、学校、派出所、银行等多地,通过现场讲解,深入浅出的向广大群众科普急救知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体验中医特色护理操作,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同时,为了拓展群众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医院门诊部开设有“门诊护理之家”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健康知识推广常态化。搜索关注微信账号后查看动态消息,“呼吸操小课堂”“助眠小技巧”“合理保养,咽炎不可怕”等一系列健康宣教知识跃然而出,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多措并举惠及群众,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